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937|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特种水产] 刺参养殖技术

[复制链接]

101

主题

3

听众

234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帖子
117
精华
0
经验
234 点
金币
532 元
注册时间
2012-8-28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2-11-17 21:48:0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syusuke 于 2012-11-20 11:26 编辑

触手幼体沉落于附着基上不久即从体后端的腹面生出第一个管足,自此幼体发育为稚参。稚参培育期泛指从长出管足到出库参苗的培育阶段。也有人将发育到1厘米以上的变色参苗称为幼参。
(一)附着基及其投放
1.附着基的种类
(1)聚乙烯波纹板
利用鲍人工育苗采苗板。每片波纹板的规格约为30厘米×40厘米,采用组合式或吊挂式。组合式是将波纹板插入专用的塑料框架上,每个框架插10~20片;吊挂式是将波纹板以间距15厘米左右吊挂成串,根据池水深度,每串6~7片。
(2)聚乙烯薄膜
将聚乙烯薄膜裁成附着片,以45~600的倾斜度斜绑于一长方形框架上,一般每10片左右组成一个框架,片间距约5厘米。框架材料可用直径6毫米的钢筋涂上环氧树脂等无毒防锈层或缠上塑料薄膜,也可用直径1厘米左右的无毒塑料管通过三通、弯脖等组装而成。框架大小依培育池深度而定,但不宜过大,以方便操作、不影响水体交换为准。
(3)聚乙烯网片
用30~60目筛绢作附着片,固定框架上,方法基本同聚乙烯薄膜。
也有的根据培育池浓度,将聚乙烯薄膜或聚乙烯网片裁成条状,若干条为一组,一端系上坠石,直接投放到池内。
2.附着基的投放
(1)投放前的处理
投放前应经过严格的消毒处理,一般用0.5‰的氢氧化钠浸泡24小时以上,也可用洗衣粉、高锰酸钾等浸泡,泡完后要反复冲洗,彻底清除污物及药物残留。若是旧附着基,上面有机物较多,可用盐酸处理净。
(2)投放时间
投放时机要适宜,过早,不利于幼体在水中的分布,还易败坏水质,影响幼体的发育和变态;过晚,部分五触手及稚参已经落到池底,影响附着基上稚参的附着量。一般当20~30%幼体变为樽形幼体时投附着基。在水温18~22℃时需9~10天的时间。
(3)投放数量
根据池中幼体的数量而定,一般每方水体投聚乙烯波纹板80片左右,其它材料的附着基依其每片面积大小参照此数投放。
为便于收集池底稚参,可以在池底先铺上一层塑料薄膜或波纹板。
3.稚参附着密度
稚参营附着性底栖生活,以周围附着基上的饵料为食,若附着密度过大,相对摄食空间减少,则不能摄取足够的饵料,加之随着其排泄物的堆集,稚参的生活环境日渐恶化,造成发育不良、生长缓慢、死亡率增加。附着密度过低,则不利于充分利用附着空间,单位水体出苗量减少。稚参初期的附着密度以0.5个/厘米2左右为好,一般不超过1个/厘米2。近几年,不少场家为了提前出售稚参(俗称“小白点”),附苗密度大大增加。但高密度培育持续时间一定不能太长,要及时剥离、疏散,否则的话,很容易造成短时间内大量死亡。
(三)饵料品种
1.底栖硅藻
底栖硅藻是稚参附着初期的最佳饵料,附着基投放前预先附上一层薄嫩、优质的底栖硅藻,附苗量和稚参成活率明显增加。
2.鼠尾藻
包括鲜鼠尾藻磨碎液和干粉。该饵料投入培育池后耗氧低,不粘稠,对水质污染轻,完全能满足稚参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是当前应用比较广的一种饵料。附近海区有鼠尾藻资源的话,在鼠尾藻生长旺季,最好喂新鲜滤液。加工方法为:取鲜鼠尾藻,用敌百虫等药物杀灭其中的桡足类等敌害后,将其剁碎,再用粉碎机重复粉碎2~3次,或用磨浆机磨细,然后根据刺参的规格用200~100目的筛绢过滤,取其滤出的藻汁投喂。干粉便于储存,可以解决其它季节新鲜鼠尾藻供应不足的问题。
3.配合饵料 随着刺参人工育苗的规模迅猛发展,鼠尾藻资源日渐枯竭,刺参饵料加工业随之发展起来,目前不少大型刺参育苗单位都是自己加工配合饵料。人工配制饵料时首先要考虑到参苗不同发育阶段的营养需求,要力求营养全面。其次,还要考虑饵料对水质的影响,避免使用易败坏水质的原料。现在各地人工配合饵料的配方不尽相同,但主要成份相似,原料一般包括鼠尾藻、海带、螺旋藻、鱼粉、扇贝边等。为达到增强稚参免疫力、改善水质、减少疾病的目的,还可在配合饵料中添加复合酶、复合维生素、微量元素、免疫多糖、益生菌以及中草药等。
4.海泥
新鲜海泥富含底栖硅藻、有益细菌、矿物质、微量元素和有机质等,使用得当的话,既可提高育苗效果,又节约了生产成本。采集方法,一是在海区浮筏上挂附着器采集,二是直接从海底刮取。但要注意的是,因地质、海况不同,从不同海区收集的海泥质量差别很大,有的地方整个培育过程尤其是参苗培育后期主要投喂海泥,效果相当好,而有的海区的海泥则不宜大量使用,故要根据不同质量的海泥确定不同的投喂方法。
海泥投喂前要仔细处理,采集后暂存期间要充气,并加5克/米3左右的敌百虫杀灭桡足类等敌害,加2~5克/米3的抗生素杀灭病菌。也有的将海泥煮熟后投喂,但该法在杀死敌害和病菌的同时,也使海泥中对参苗有益的活性物质受到破坏,可根据实际情况具体掌握。
(四)日常管理
1.水交换
通过换水和流水的方式实现培育用水的更新。换水量根据水温、稚参规格、投饵以及水质情况掌握,一般日换水或流水2次,稚参附着初期日换水1/2到1个全量,随着水温的升高和稚参的生长换水量逐渐增加。若水质恶化、池内残饵粪便较多,日换水最多可达2个全量以上。换水过程中,如果附着片上的粪便等污物较多可将附着架提起并轻轻晃动,使其落入水中,随水流排出。
2.投饵
若附着基上预先已采集上底栖硅藻,稚参附着前几天以摄食底栖硅藻为主,可不投饵或少投饵,根据底栖硅藻的数量和稚参附着密度情况,变态后3~5天开始人工投饵。若附着基上未附底栖硅藻,投附着基后第二天就应投饵。早期可投鼠尾藻磨碎液、底栖硅藻等,随着稚参的生长,逐渐加投新鲜海泥、配合饵料等,还可添加适量的螺旋藻粉、海带粉、酵母、鱼粉等。需要注意的是,附着基投放之初几天,只要水中仍有未变态的浮游幼体,就要继续投适量的单胞藻饵料。
投饵量大致掌握标准,以鲜鼠尾藻滤液为例:稚参在2毫米以下,日投喂10~40克/米3,并补充少量单胞藻和底栖硅藻;稚参长至2~5毫米时,日投喂40~100克/米3;稚参长至5毫米以上时,日投喂100克/米3以上。鲜鼠尾藻粉碎后的利用率约30~50%,应按实际投喂量计。配合饵料和鼠尾藻干粉一般按稚参体重的5~10%投喂。每天投喂2次,白天占1/3,晚上占2/3。
3.倒池
倒池即将原培育池的参苗移入另一新池继续培养。第一次倒池一般在投附着基后第15~25天,此后,根据水质、水温、密度、病害等情况,一般5~10天倒池一次。夏季高温季节,水质容易败坏,病害易发生,要缩短倒池间隔时间,有时3~5天就要倒一次池。
倒池可以改善水质、调整密度与规格、防治病害,但操作不慎易造成参苗损伤。初期倒池时,因投饵量小、稚参排泄物不多,加之稚参个体小、易受伤,池底和池壁上的稚参可留在原池。先将附着基移到预先备好的新池中,将原池水放掉,放水过程中用微流水轻轻冲去池壁和池底的残饵、粪便与污物,尽量减少对附在池壁、池底上参苗的冲击,使其留在原处不动,然后从其它池取出带参苗的附着基放入该池,并加入新水。这样既达到改善水质的目的,又不至于损伤个体尚小的稚参,还减少了工作量。随着参苗规格的增大和抵抗力的增强,后期倒池时则要视残饵和粪便的多少,将原池壁与池底的参苗移入新池培养,以便对原池进行彻底的洗刷与消毒处理。方法是,排水过程中用较强的水流冲下池壁和池底的稚参,并将排出的带有参苗的水用网箱接住,收集过程中要勤换网箱,以减少参苗互相挤压受伤。
4.充气
充气的主要目的一是补充氧气,二是投饵时利于饵料分布均匀。在整个培育过程中,最好连续微量充气,尤其是投饵时应充气,以使饵料在整个培育池内均匀分布。投完饵料后可停止充气1小时左右,以使饵料沉淀附着。另外,因附着基的阻隔,池内各处换水量往往不均,易造成局部缺氧,故充气石分布要均匀,并要经常调整气石位置。
5.附着基的更换
经长时间培养,附着基上堆积了大量残饵、粪便等污物,易繁生有害病菌,有的还长出许多玻璃海鞘、线虫等,所以要及时更换附着基片,改善稚参的栖息环境。一般方法是直接将带参苗的附着基片在水中冲涮,然后将冲下的参苗收集起来投到新的附着基上。更换次数依具体情况而定,或多或少,不能一概而论。若稚参密度小、水质条件好,换水量大,投饵不多,在稚参培育期间也有的一直不更换附着基。但初次更换附着基的时间不能太早,否则易对稚参造成较大伤害,首次换附着基一般要在稚参长至4~6毫米(附着后约40~50天)后进行,此时管足已达8个以上,活动力和抵抗力明显增强。
6.稚参密度的调整
在按常规措施管理的情况下,培育池单位水体的负荷量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附苗初期密度过大,随着稚参的生长,应逐渐稀疏,并按大小规格分类培养,以便采取不同的管理措施,以培养较整齐的大规格苗种。譬如3~5毫米的稚参,每个波纹板片的附着量以不超过500个为好,最好调整到200~300头。稀疏方法除了直接在水中冲涮外,若是用波纹板附着基,还可间隔抽出部分附苗密度大的板,间隔插入另一新框架,然后在空档处再插入新板,数日后稚参又可自行分散附着。运用此法,既较简便省事、利于参苗附着,又减少了对稚参的机械损伤。密度的调整也可结合更换附着基进行。

7.光照强度的调节
参苗附着后,为了便于附着基上底栖硅藻的繁殖,加快稚参变色,可适当提高室内的光照强度,但仍然不能太强,并且光线要均匀、柔和,如果长时间过强或过弱甚至全黑暗,都易造成刺参死亡量明显增加,一般应控制在2000勒克斯以内。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