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hinkpad 于 2012-8-21 10:15 编辑
前言: 《海大集团2012年半年度报告》于7月下旬正式公布,立即引起资本市场的热烈追捧,同时也引发饲料行业之争论不休!资本市场的良好评议主要以《海大集团半年报点评:下半年持续景气的佼佼者类别》(研究 机构:国金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虞秀兰 日期:2012-07-26)和《海大集团:提价与采购力保毛利稳健,华中地区发力明显类别》(研究 机构:海通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研究员:丁频 日期:2012-07-26)两篇为甚,两文作者均站在证券市场和证券商的不同角度分析了海大集团不俗之业绩表现的原因。而值得深思的是在饲料行业,疑惑甚至质疑之声远远高于前者,但由于绝大多数均为只言片语之评论,或者仅是行业之间的私下议论,未能给广大坛友一个清晰之解读,所以导致坛友们未能通过正反两面的意见来梳理出一个事实与真相!
7月27日thinkpad曾在「中国水产频道」之饲料论坛上向笔者发出邀请,希望能够站在行业的角度来解读《海大集团2012年半年度报告》和提供海大集团上半年的实体经营业绩表现的相关信息与看法,无奈的是笔者最近工作繁忙而有心无力,一直到今天周末才能忙中偷闲,仔细研读了《海大集团2012年半年度报告》,同时也阅览着诸多坛友的留言,希望能够把个人的分析与思考记录下来,供众坛友分享。
《海大集团2012年半年度报告》公布之际的海大与行业现状:
1、2012年,是海大集团至关紧要的年度!原因有两:第一是原始持股人可以逐年减持股权之25%,亦称之为解禁;第二是高管期权激励方案公布的第三个财务年度,也就是期权激励要实现的最后一年,所以海大的股价维持在高价,完全符合海大的原始股东和所有高管的利益诉求!用通俗的语言来表达,就是原始股东能否在高价上套现,高管能否以最低的价格(或者说是最低的现金支付比例)持有海大之股票,今年的业绩和股价非常关键!
2、海大集团的股票在连续三年多来持续受到资本市场的追捧,可以想像得到其背后已经形成了一个利益关联体或战略联盟!在中国的证券市场,如果单纯依靠普通的散户购买,没有强大的证券商和基金支持的话,没有哪支股票能连续三年不断增值、不断赠股!笔者曾经看过几篇证券业对海大与通威2012年的市场预测报告,其结论基本上对海大是建议「增持」,而对通威则是「不予评论」!而从去年底,我们的许多同行已经开始看好通威,何况通威还是中国淡水鱼料的第一品牌!
3、海大2012年上半年的市场和业绩表现无疑还是优秀者,但是否真如半年报告中所披露的销售收入和毛利均同比增长50%左右?这点令人有所疑惑!原因如下:
1)2012年上半年饲料原料之价格普遍上涨,行业利润空间受到极大程度的挤压,虽然饲料价格也不断上涨,但涨幅远低于原料价格之涨幅。海大当然也未能置身度外!
2)2012年上半年 罗非鱼、草鱼、猪、鸭的价格普遍低迷, 养殖户养殖热情锐减,上述品种存塘率、存栏率、投料量普遍减少,而海大的主要销售品种为淡水鱼料,主要增量品种为猪料和鸭料,其公布结果是不减反增,而且增幅高达50%左右,这种逆势而上的情况是否可靠?值得深思!
3)由于海大前几年在淡水鱼料市场上的良好表现,激发了通威股份在淡水鱼料市场的「王者回归」,海大的核心市场「珠三角」和「长三角」均受到通威的强力挑战,据笔者的明察暗访,南通海大由于去年底的品质明显不如通威,市场份额受到灾难性的颠覆,大量的养殖户和经销商投奔通威;而珠三角则是海大与通威「王者之争」的主战场,据第三方的了解,通威的市场份额的增幅好于海大。但无论如何,两强相争,在其最核心市场的利润贡献会大幅下滑,这应该是不争之事实和行业之共识!
4)海大以往能够在与通威在水产饲料版块竞争的最大利器是其虾料的利润贡献,而这是通威所不具备的。其背后的原因是虾料全国第一品牌恒兴的不作为!而2012年的恒兴显示给行业的则是另一个「王者回归」的强势之姿态。这也是为什么海大在珠三角这块最核心市场(占其销量60%左右)不敢冒然提价的原因。所以海大在虾料版块的利润贡献也会今非昔比!
海大集团的竞争力优劣分析:
海大集团给行业和资本市场的竞争力优势的观感主要集中在三方面:
专业化的原材料采购之优势; 配方技术与科研之优势; 服务营销模式之优势。
这三大优势曾经支撑着海大集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快速发展,这也是资本市场强势追捧的原因,但曾经的优势并不代表永恒,根据今年的市场竞争态势,原有的竞争优势都会是此消彼长的动态变化中。究竟海大的竞争优势现状如何?在所谓的竞争优势的背后真相是什么?请容笔者斗胆分析一下,予满足行业精英的好奇心。
1、海大的采购优势无疑是显而易见的,主要体现在三方面: 第一是利用期货市场套期保值; 第二是拥有一个庞大的专业化采购团队; 第三是现金流量充足。 但上述三大优势在饲料行业与主要的竞争对手相比,可能只与恒兴相比优势相对明显,与通威、粤海则不分伯仲!而且采购优势毕竟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并不能作为一个长期的稳定的优势,换而言之赚取的只是机会利润。
2、配方技术与科研优势:海大是依靠经营饲料添加剂与预混料起家的,对配方技术上的盲点应该少于其他的竞争对手,尤其是在水产饲料方面,为了加强科研力量,海大近几年招聘了不少的博士与硕士研究生,但根据市场的信息反馈与笔者的观察,海大在这方面并未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海大以往的产品品质的优势,并不是其所宣传的那样是其科研与技术优势的体现,准确而言应是其采购优势和微利经营思路的结果!如果聚集如此多的高端人才而不能够在技术上取得真正的突破的话,这反而是成本的负担而不会是优势。
究其原因,笔者认为这与海大在技术团队组建上采取全封闭的思路有很大关系,过多依赖薛华董事长的「华中农业大学」和「中山大学」的「学阀关系」有关。近亲繁殖难于孵化出高水平的技术团队,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
3、 种苗技术优势是海大的另一个竞争优势,其「二代虾苗」曾经风靡一时,但随着「不明病原体」席卷亚洲,尤其是给「正大」虾苗予沉重打击,导致正大虾料销量一落千丈之后,海大虾苗也未能幸免于难,虽然其营销团队对标干用户做了非常多的艰苦的工作,但效果难差人意,其半年度报告中公布与去年同比增长22%,这应该与同行普遍认同的信息有比较大的出入。
淡水鱼种苗尤其是草鱼苗,目前是海大集团开始重资拓展的市场版块,但市场化还是有很长的路走,这应该是属于投入期而不是发展期。
当然,坊间流传海大集团准备把「海兴农」作为另一个业务版块包装上市,如果此事属实,基本上可以理解了海大在这个业务版块的投资和业绩包装的深层次意义。
4、服务营销模式的优势:海大从2006年开始全力推动「服务营销模式」的落地执行,并且在2009年开始让其销量取得井喷式增长,曾经引发「北有禾丰、南有海大」之好评。但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竞争者纷纷开始关注海大、研究海大,「海大神话」的面纱开始被层层掀开,其实海大之「服务营销」、「人海战术」的真实与核心之内涵就是「密集开发市场」!说得直接点就是海大利用低价和终端开发来挖掘优质的现金养殖户,正是由于主要的竞争者如恒兴、通威、粤海的认知偏差与不作为,让海大有足够的时间与空间在市场上攻城略池、所向披靡,但神秘之面纱一旦揭开,其优势将会迅速降低。
随着恒兴、通威(海壹)均有原海大(容川)的创业元老的加盟并主导其市场运作,根据目前掌握的信息分析,海大在其核心市场上开始处于被动局面!这个信息如果属实的话,就可以解释为什么海大会在其市场份额占40%的核心市场迟迟不敢涨价,并且在恒兴、粤海、海壹一起涨价的今天,仍然对与主要竞争者重叠的客户采取优惠政策的原因。据同行透露,2013年将是恒兴、海壹向海大虾料发起攻击的关键时刻!
所以,海大的「服务营销模式」优势将会逐步瓦解,其「人海战术」将会仅仅体现在对饲料和「海联科」产品的市场开发而已,准确而言是一种营销手段,而并非服务手段。
5、「海联科」微生态制剂销量同比增长51.34%,应该是海大集团上半年最无可争议的亮点,这一竞争优势将会维持3-5年以上,其原因并不在于海大集团的产品研发优势,而是由于动物保健品行业目前的竞争者绝大多数均为小型或微型企业,中大型企业还少有涉足。恒兴、粤海、通威也已经开始进发该事业版块,并且取得同样高速的增幅,但由于市场空间巨大,还远远没有达到短兵相接之境地。
海大水产饲料上半年在区域市场的市场状况之点滴:
1、在华中地区(包含湖北、湖南、江西等地)淡水鱼料由于产能的扩张而增长显著。
2、在华东地区(包含江苏、浙江、上海等地)淡水鱼料增长明显,但苏北市场受到通威的颠覆性挑战,增幅低于通威。
3、在华东地区的特种水产料(高档鱼料和虾料)受到恒兴的强烈竞争,两强可能会维持同步的市场增幅。
4、在福建、粤东的特种水产料受到漳州恒兴投产因素的影响,其增幅低于恒兴。但其低档鱼料混养料增幅显著。
5、珠三角、粤东、福建的淡水鱼料由于通威的强力挑战和罗非鱼价格低迷等因素影响,其增幅有限,并且可能低于通威在该地区的增幅。
6、在珠三角的 对虾饲料由于受到恒兴、粤海、海壹的竞争和珠三角养殖成功率低等因素影响,市场份额和销量均有可能略为下降,而恒兴、粤海由于2011年的品质的良好表现和渠道的扩展则销量有明显增长。
7、广西、粤西、海南之特种水产料(海水鱼膨化料和虾料)由于养殖成功率高而明显增长,但增幅不会超过恒兴和粤海。
8、广西、粤西、海南之淡水鱼料由于主要养殖品种罗非鱼价格低迷而有辐大幅度减量,但其市场份额应该未受影响。
9、华南的猪料、鸭料由于猪价、鸭价低迷之因素可能会增幅不大或维持去年水平。
解读结论:
1、海大集团由于其引发的「鲶鱼效应」导致其市场受到通威、恒兴、粤海等市场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力反弹,「海大神话」可能已经止于2011年,未来的几年的水产饲料市场将是四强鼎立,各领风骚!
2、资本市场和证券业可能由于对行业实情没有深入了解,仅仅依据所公布的财务报表和报告,或者仅局限于上市公司之特定范围,其分析和点评可能有误读之处。
特别声明:本文是笔者站在行业竞争市场的单一角度对水产饲料市场的肤浅分析和个人之见,其中肯定有偏颇之处,敬请诸位坛友批评指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