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601|回复: 0

笋壳鱼虹彩病毒病的防治关键点

[复制链接]

48

主题

5

听众

232

积分

二级会员

Rank: 3Rank: 3Rank: 3

  • TA的每日心情
    绝对不打你
    2017-2-13 09:20
  •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帖子
    183
    精华
    0
    经验
    232 点
    金币
    587 元
    注册时间
    2014-11-17
    发表于 2017-2-15 11:55:56 |显示全部楼层
    鱼病技术分享
    简介: -
      近年来,广东地区笋壳鱼土塘养殖的规模越来越大,养殖密度及产量也逐年增加,各种病害也随之加剧,其中虹彩病毒病尤为盛行。此病多数暴发于白撞雨(过云雨)前后、过塘分筛后、倒藻水变缺氧后,低压闷热或者增氧不足时。该病发病快,传染快,死亡量大。病鱼体色发黑,悬停于水面、趴边无力,解剖后可观察到肝脏贫血肿大,脾脏、肾脏肿大发黑,鳔严重充气,鳃丝糜烂,3-5天后极易出现烂嘴、烂鳍、烂身、烂尾等继发性细菌感染现象,病程相对较长。我们结合近几年笋壳鱼病害防治经验,总结得出三个防控该病的关键点,供大家参考。
      

    20170215_115620_009.jpg

      发病鱼脾脏肿大发黑
      
    20170215_115620_010.jpg

      发病大鱼肝脾充血、出血,鳔严重充气
      
    20170215_115620_011.jpg

      发病鱼鳃丝糜烂,黑色素增多
      
      一、高强度增氧
      
      高强度增氧,既能保证增氧又能养藻养水。池塘深水区到浅水区之间,水体光照强度、水温(尤其是高温季节或冬季温棚)、溶解氧等都会发生不同程度变化,气泡病极易在此等条件下发生,而养殖户习惯在鱼塘四周投喂冰鲜粒,这样进食后的鱼易受外界突变因素影响,产生应激。所以必须借助增氧机来保持水体流动,提高水体溶解氧,降低水体温差,从而减少应激。目前顺德地区笋壳鱼养殖增氧能力为0.5kW/亩,建议提高到1.5kW/亩,真正起到增氧、稳水、防病的效果。
      

    20170215_115620_012.jpg

      高强度增氧能力
      
      二、保持菌藻平衡
      
      任何一种疾病暴发,都不是偶然的或瞬间发生的,都是经过长时间积累各种因素,达到暴发临界点时由一些诱发因素影响才得以发生的,其中水质环境恶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建议:
      
      1、保持24小时1kW/亩的增氧能力;
      
      2、坚持3-4天到药店镜检藻相;
      
      3、坚持用“活力碳”+“利菌多”+“利生多”,适时补菌补碳,长期保持水体菌藻平衡(pH值早晚波动小);
      
      4、尽量减少换水、消毒杀虫,坚持7-10天低剂量使用底质改良剂一次,10-15天内服“LY-生命素”、“肝胆易康”、“冰鲜宝”,保肝强体在鱼仔期尤为重要。
      
      目前笋壳鱼虹彩病毒病的处理存在许多问题,病难医,而且急病乱投医,忽略水质底质,一味寻找“特效药”,盲目使用消毒杀虫等刺激性大的药物,导致更多的鱼发病,继发细菌感染而死亡量增大,而发病的鱼塘最忌讳使用刺激性大的药物,严重者可能会导致整塘鱼发病死亡。
      
      三、谨慎用药
      
      一旦暴发虹彩病毒病,不可急于外用消毒、杀虫、杀藻等刺激性大的药物,急于盲目用药只会使病势来得更猛,病程拖得更长,死鱼量更多。此时,应该及时检测水质并检测病毒,同时适当停止投喂,提高增氧,低剂量、多次外泼增氧、提高免疫力等功能性药物,如“LY-生命素”、“氧速保”等,特别要注意后期气泡病及天气突变等应激因素导致反复死鱼。
      
    20170215_115620_013.jpg

    640_wx_fmt=jpeg&tp=webp&wxfrom=5&wx_lazy=1.webp (1).jpg

      发病鱼浮在水面,并开始继发细菌和霉菌感染

    来源于  刘振技 利洋水产

    相关帖子

    发表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吃透酸碱度,让你鱼虾养殖效益翻番
    2018中国水产动保产业年会
    10种常见淡水鱼细菌性疾病特征
    下血本还降不了氨氮亚硝盐?
    虾苗选到迷茫?你最需要这些实用技巧
    2017年冬将现极寒?别担心!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