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标题: 聚合帖16| 一文知晓水霉病的那些事 [打印本页]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2-6 09:34
标题: 聚合帖16| 一文知晓水霉病的那些事
  水霉病广泛存在于国内外的养殖水体中,是一种世界性分布的水产动物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养殖密度大的早春和越冬池或处于饥饿状态下的鱼类易流行水霉病,且对宿主无严格的选择性,水霉病几乎可见于各种养殖鱼类和其他水产养殖动物,从鱼卵、鱼苗直到成鱼均可发生,大多生长在鱼体的体表受伤处和死卵上。水霉病是水产养殖业的常见病、多发病,且死亡率高,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并给水产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水产前沿网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2-6 09:36
  1、病原
  
  水生动物水霉病主要是由水霉科的水霉属(Saprolegnia)、丝囊霉属(Aphanomyces)或绵霉属(Achlya)中的一些种类引起的,由于这些种属常常引起具有棉絮状菌丝的水霉病症状,因而通常将水霉病病原菌称之为水霉菌。
  
  水霉科微生物隶属于茸鞭生物界(Stramenopila)中的卵菌门(Oomveota),卵菌纲(Oomycetes),水霉目(Saprolegniales)
  
  水霉菌菌丝可分为外菌丝及内菌丝两种。菌丝为管形,没有横隔的多核体。
  
  外菌丝生长在基质之外即体外,菌丝较粗壮,分枝较少,可长达3cm,形成肉眼能见的灰白色棉絮状物。
  
  内菌丝蔓布于基质之内,即一段像根样附着在水产动物的损伤处,分枝多而纤细,可深入至损伤的肌肉、内脏处,像植物根系扎入土壤内一样,具有吸取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水霉的生殖方式有两种: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
  
  无性繁殖时,菌丝顶端膨大,产生横壁,形成游动孢子囊,产生双鞭毛的游动孢子;有性繁殖时,形成精子囊和卵囊,经过精子和卵的结合,形成卵孢子。
  
  当环境条件不良时,外菌丝的尖端膨大成棍棒状,同时其内积聚稠密的原生质,并生出横臂与其余部分隔开,形成抵抗恶劣环境的厚垣(yuan)孢子,有时在一根菌丝上反复进行数次分隔,形成一串念珠状的厚垣孢子。
  
  在环境适宜时,厚垣孢子就萌发成菌丝或形成孢子囊。
  
  无性生殖为产生动孢子,一般在外菌丝的稍端略膨大成棍棒状,同时内部原生质由下部往这里密集,达到一定程度时,生出横壁与下部菌丝隔开,自成一节,即动孢子囊。囊中稠密的原生质不久分裂成很多的单核孢子原细胞,并很快发育成动孢子。动孢子的行为在不同属中不完全相同。水霉属的动孢子呈梨形,具两条等长的前鞭毛。动孢子从动孢子囊中游出后,在水中自由游动几十秒至几分钟,即停止游动,分泌出一层细胞壁而静止休息,叫孢孢子,孢孢子静休1h左右,原生质从细胞壁内钻出,又成为动孢子,叫第二动孢子,呈肾脏形,在侧面凹陷处长出两条鞭毛,游动时间较第一次长,最后它们又静止下来分泌二层细胞壁成为第二孢孢子,经一段时期的休眠,即萌发成菌丝体。当水分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下,第二孢孢子不萌发为菌丝,而改变为第三动孢子,甚至第四动孢子。另外,如动孢子囊的出口受阻塞,动孢子无法逸出时,它们也能在囊中直接萌发。
  
  绵霉第一动孢子被抑止,从动孢子囊产生没鞭毛的动孢子原体成群地聚集在动孢子囊口,而不游动,经过一段时期静休后,它们逸出细胞壁而在水中自由游动,空的细胞壁蜂窝状的遗留在动孢子囊口附近;在这一阶段的动孢子都为肾形,两条鞭毛从侧面凹处生出。
  
  在有性生殖时期分别产生藏卵器和雄器。藏卵器的发生,一般由母菌丝生出短侧枝,其中的核及细胞质逐渐积聚,然后生出横壁与母菌丝隔开。接着积聚的核及细胞质在中心部分退化,余下的核移向藏卵器的周缘,形成分布稀疏的一层,然后核同时分裂,其中半数分散消失,最后细胞质按核数割裂成几个单核部分,每一部分变圆而成卵球(也有的属只形成一个卵球)。
  
  与藏卵器发生的同时,雄器也由同枝或异枝的菌丝短侧枝上长出,逐渐卷曲缠绕于藏卵器上,最后也生出横壁与母体隔开。雄器中核的分裂与藏卵器中的核分裂大约同时发生。受精作用是由雄器的芽管穿通藏卵器壁来完成,雄核经过芽管移到卵球核处,与卵核结合形成卵孢子,并分泌双层卵壁包围,经3-4个月的休眠期后,萌发成具有短柄的动孢子囊或菌丝。
  
  水霉科各属多数具有藏卵器和雄器,由于它们的形状、大小、同枝、异枝等特点,在每一个独立种内都较稳定,因此藏卵器和雄器都已作为种的重要分类特征。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2-6 09:36
  2、症状和病理变化
  
  疾病早期,肉眼看不出有什么异状,当肉眼能看出时,菌丝不仅在伤口侵入,且已向外长出外菌丝,似灰白色棉毛状,故俗称生毛或白毛病。由于霉菌能分泌大量蛋白质分解酶,机体受刺激后分泌大量黏液,病鱼开始焦躁不安,与其他固体物发生摩擦,此后鱼体负担过重,游动迟缓,食欲减退,最后瘦弱死亡。
  
  在鱼卵孵化过程中,此病也常发生,内菌丝侵入卵膜内,卵膜外丛生大量外菌丝,故叫“卵丝病”;被寄生的鱼卵,因外菌丝呈放射状,故又有“太阳籽”之称。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2-6 09:37
  3、流行情况:
  
  水霉菌大多生长在水中或土壤中的动植物残骸上,腐生生活,常引起继发性疾病。有研究表明,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 5~26℃均可生长,随着温度升高,菌丝生长也越旺盛,但超过30℃时仅有少数菌种能够生长,且短期的冰冻对水霉菌的生长几乎无影响。水霉菌在pH为偏中性的环境中即可生存,适宜生长的pH范围在 6.4~8.0,汪建国研究发现,强酸或强碱条件下能够有效的将他们杀灭。水霉菌对盐度反应也极敏感,有研究者发现 0.4%以上的盐度就可以抑制菌丝的生长。这解释了在咸水水体中海洋鱼类很少有爆发水霉病的原因。
  
  因此水霉病在淡水水域中广泛存在,在国内外养殖地区都有流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很广,5~26℃均可生长繁殖,不同种类略有不同,有的种类甚至在水温30℃时还可以生长繁殖。水霉、绵霉属的繁殖适宜温度为13-18℃。对水产动物的种类没有选择性,凡是受伤的均可被感染,而未受伤的则一律不受感染,且在尸体上水霉繁殖得特别快,所以水霉是腐生性的,对水产动物是一种继发性感染。
  
  在活的鱼卵上虽可以看到孢子的萌发和穿入卵壳,并悬浮在卵的间质或卵间隙中生长和分出侧枝的情况,但是如果胚胎发育正常,则悬浮的卵间质中的内菌丝,一般就停止发育,也不长出外菌丝;当胚胎因故死亡时,内内菌丝迅速延伸人死胚胎而繁殖,同时外菌丝亦随之长出,当菌丝长得多时,附近发育正常的卵也因菌丝覆盖窒息而死,这样恶性循环,有时可引起全部卵死亡。河蟹、鳖等也可患病,食欲减退,行动呆滞,河蟹无法蜕壳,最后死亡。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2-6 09:37
  4、发生水霉病的条件
  
  ①体质较弱、体表有伤是水霉病发生的主要诱因(健康鱼体有较强的抗水霉病能力),例如养殖密度过大,鱼体间相互摩擦,运输、排污和产孵期由于操作不的当而造成水产动物皮肤组织破损,鳞片脱落等机械性损伤,或在孵化过程中,水霉孢子附着在死卵、坏卵表面,均可使病灶处容易滋生水霉菌丝而诱发水霉病。
  
  ②温度骤变也会导致水霉病的发生,在早春时节和秋冬交替之时,是水霉病最为高发的季节,由于温度骤降时可导致鱼类呼吸不畅、出现应激反应、免疫力下降等,这些均会增加水霉菌侵染的机会,且事实证明在低温条件下比在水霉菌最适生长温度下更容易暴发水霉病,因为水温降低可能会导致水霉菌难以生长繁殖,但其游动孢子依然在养殖水体中大量存在,此时水产动物自身的健康状况也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因而此时更容易患水霉病。
  
  水霉病的发病原因主要有低温、体表机械损伤、虫害影响三个方面:
  
  1、养殖动物在捕捞和运输过程中受到机械损伤,由于捕捞和运输过程中超作不当,导致鱼体受到挤压、鳞片脱落而形成的外伤,创伤面易感染真菌。因此诱发生病的特点是发病灶面小,但很深,发病后症状明显,死亡量大。在虾蟹类主要表现在甲壳表面形成溃疡性创面,成点状,但死亡量不大,传染性不高,但影响其生长和脱壳。
  
  2、寄生虫叮咬后形成的外伤,此类主要是锚头鳋叮咬后形成的体表红点状的伤口而感染的真菌,因此诱发生病的病灶很小,成点状,如水体悬浮物量大,就像在体表开的小花,“毛”长,但对鱼损伤不大,如果能坚持到5月初,一般不会形成死亡,也不会对鱼类生长有太大的影响。但如果创面很多,而且集中在一起,形成大的创面,这也会导致一定的死亡。
  
  3、水质差或鱼本身体质差或经常拉网而不消毒的,使鱼体表粘液大量脱落,鱼体表粗糙,使鱼失去体表的保护而感染的真菌,这类群体一般不易诊断,病鱼体表不会形成“毛”状物,主要表现在体表发亮、发青、发黑,表面很粗糙,大量的鱼浮在水面,头朝上,很类似缺氧浮头。这种情况很不好治,而且死亡量很大,面很广。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2-6 09:38
  5、诊断方法:
  
  用肉眼观察,根据症状即可做出初步诊断,必要时可用显微镜检查进行确诊。如要鉴定水霉的种类,则必须进行人工培养,观察其藏卵器及雄器的形状、大小及着生部位等。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6-12-6 09:45
  6、防治方法
  
  方案一:
  
  预防措施:
  
  (1)鱼体水霉病的预防
  
  ①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mg/L生石灰或20mg/L漂白粉消毒。  
  ②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尽量避免鱼体受伤  
  ③亲鱼在人工繁殖时受伤后,可在伤处涂抹10%高锰酸钾水溶液等,受伤严重时则须每千克鱼体肌肉或腹腔注射链霉素5万-10万U。
  
  (2)鱼卵水霉病的预防
  
  ①加强亲鱼培育,提高鱼卵受精率,选择晴朗天气进行繁殖。  
  ②鱼巢洗净后进行煮沸消毒(棕榈皮做的鱼巢),或用盐、漂白粉等药物消毒(聚草、金鱼藻等做的鱼巢)。  
  ③产卵池及孵化用具进行清洗、消毒。  
  ④采用淋水孵化,可减少水霉病的发生。  
  ⑤鱼巢上黏附的鱼卵不能过多,以免压在下面的鱼卵因的不到足够氧气而窒死亡,感染水霉后再进一步危及健康的鱼卵。
  
  治疗方法:
  
  目前尚无理想的治疗方法,只有疾病早期进行早治疗才有一定疗效。
  
  最近出了一种叫美婷的产品说是可以替代孔雀石绿,其生产性试验表明:“复方立达霉粉”(美婷)对鱼类水霉病具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效果,其中对于鱼卵的效果尤为明显。“复方立达霉粉”(美婷)对鱼卵水霉的预防、治疗效果分别可达85%和60%,对成鱼水霉的预防、治疗效果分别可达75%和50%。(http://www.fishfirst.cn/thread-70760-1-1.html)。
 
  (1)外用药
  
  ①全池遍洒食盐及小苏打(碳酸氢钠)合剂(1:1),使池水成8mg/L的浓度。   
  白仔鳗在患病早期,可将水温升高到25-26度,多数可自愈。
  
  (2)内服抗菌的药(如磺胺类、抗生素等),以防细菌感染,疗效更好。
  
  方案二:黄朝莹:

预防方法:
  
  1、越冬池要严格消毒。  
  2、加深水位,水位保持在2.5米以上,水色要做浓。  
  3、鱼种捕捞,搬运过程中尽量避免损伤。  
  4、有条件可加咸水或泼洒海水晶(250斤/亩),最好使池水有5‰的盐度。  
  5、水温低于21度时避免搬动鱼,如有搬动或刮鱼,应该使用聚维酮碘消毒(使用浓度1.5ppm)。  
  6、注意使用驱虫药,防止因寄生虫寄生伤口感染续发水霉病。 
  7、水温低于23度时可使用正离子铜、五倍子、高聚碘、硫醚沙星、水霉净等药品进行水体消毒。
  
  治疗方法
  
  方案1、水霉净(主要成份水杨酸)0.5ppm+聚维硐碘(含量10%)1.5ppm,连用两到三次,第二第三次药量减半。
  
  方案2、水霉净(二-2-丙烯基三硫醚)0.3ppm全池泼洒,第二天使用聚维硐碘(含量10%)1.5ppm 全池泼洒,隔天再按以上步骤使用一次。
  
  方案3、用0.3-0.5ppm的富碘或水霉重症灵全池泼洒,连用两次。
  
  方案三:
  
  防治方法:陈正锦
  
  ①彻底清塘。除去过多淤泥,并用20千克/亩~30千克/亩生石灰或水霉净0.3克/立方米~0.5克/立方米或用灭菌净水液200毫升/亩全池泼洒。  
  ②合理控制种苗放养密度,特别是具有硬棘、硬刺的水产动物。  
  ③拉网运输和放养种苗时操作要细致,不使鱼体受伤,最好用水霉净50克/立方米浸泡15分钟~20分钟,可避免水霉病、鳃霉病的发生。 
  ④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种苗自身免疫力和抵抗力。每10千克水产动物用0.3克~0.6克维生素E,每天喂2次,连喂3天。  
  ⑤防止低温寒潮。加深养殖池塘水位、增加保温材料或加温越冬,视养殖品种而定。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19022-1.html
  
  方案四:@为鱼而生: 
 
  水霉感染的话,可以先用治疗水霉的药物,比如水杨酸,五倍子加盐等进行处理,连续两次,隔一天,隔天后再用碘制剂处理。
  
  方案五:通威珠海海为服务站:海鲈水霉病的有效防治方法:
  
  症状:感染部位形成灰白色棉絮状覆盖物。病变部位初期呈圆形,后期则呈不规则的斑块,严重时皮肤破损肌肉裸露。鳃组织亦会被侵犯感染,造成死亡。病鱼食欲减退、行动呆滞,在病鱼头部、吻端、尾部、躯干或鳍条,有时甚至在鳃部都有水霉菌寄生,并粘附污泥和藻类,其状如覆盖棉絮,故俗称“白毛病”。根据鱼的活动和摄食情况、肉眼观察鱼体或鱼卵上的白毛症状、即可做出诊断。必要时用显微镜检查菌丝体。
 
水产前沿网
  长水霉的海鲈鱼
  
  治疗:
  
  1、用药:碘附(含碘3%)+甲基硫醚沙星10%溶液  
  2、方法:①第一天用碘附:鱼苗0.3ppm、成鱼0.5ppm全池泼洒;  
  ②第二天用甲基硫醚沙星溶液200-250ml/亩/米水(鱼苗200ml、成鱼250ml),全池泼洒; 
  ③第三天重复②的步骤。
  
  效果:经过使用以上药品,按以上步骤处理,第三天鱼体水霉全部死亡,第五天鱼类恢复正常。
  
  方案六:海大集团华南三区鱼料:罗非、鲮鱼的水霉疾病预防措施:
  
  建议使用聚维酮碘(2亩/瓶)或二氧化氯(2亩/包)水体消毒,如果水霉已发生,建议使用硫醚沙星、五倍子等可渗透到鱼体内抑制真菌的药物;
  
  方案七:旺海集团活宝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技术部:
  
  预防水霉,使用聚维酮碘进行预防,(如有寄生虫,先处理寄生虫),同时使用二氧化氯(1包4亩米)消毒。水霉发生时,使用聚维酮碘的同时,使用硫醚沙星(大蒜素)、五倍子等控制水霉, 丝囊霉菌(生鱼过冬烂身)等真菌的药物,药残检测严格,千万不能使用孔雀石绿等禁药。特别严重时,可考虑过塘,保护未感染水霉的养殖动物。
  
  方案八:中山忠哥-谢权忠:
  
  ①水温没有18℃,治疗水霉效果相对差得多。所以尽量在18℃以上治疗,温度不足,也需要预防为主,以防病情扩大。预后需要和养殖户讲清楚,不要造成误解。 
  ②可能有寄生虫致损伤,并发水霉问题,不能忽视检测寄生虫,和抑杀寄生虫。 
  ③经过持续低温阴雨,水体藻类明显减少,注意配合保水、促藻、解毒、改底等,以维护良好水体环境,增强体质和减少水霉菌繁殖。  
  ④按天气预报,低温阴雨还会继续,做好持续战准备。 
  ⑤除了保温、保水色、防寄生虫、改底、解毒,还需要在有胃口时,适时内服提高免疫力的中成药和多维等。  
  ⑥倡导使用安全高效产品治疗水霉病,建议禁止使用禁药。  
  http://www.fishfirst.cn/thread-47396-1-1.html
  
  方案九:
  
  ①养殖品种捕捞和运输以后,在下池之前用高锰酸钾10ppm浸泡20到30分钟,然后带水下池,第二天或第三天后10%聚维铜碘500ml每亩米全池泼洒。如已发生水霉,用水霉净300ml每亩米全池泼洒,或250大蒜素加250克二氧化氯混合后全池泼洒。  
  ②预防寄生虫而引起的水霉病,首先要在进入冬季前将寄生虫杀清,然后要彻底消毒,在水霉病发生前,把伤口修复好,治疗同上。 
  ③防止脱粘引起的水霉病,首先要培养水质,提高鱼类的体质和养殖环境,尽量少拉网,或在拉网前使用维生素500克每亩米全池泼洒,防止应激而脱粘。或近入冬季前下一次生物肥,用量视水质情况而定。治疗同上。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45499-1.html
  
  方案十:广东珠海:提高盐度可有效控制海鲈水霉病
  
  ①利用当地自然条件,提高池塘养殖水体盐度。可以在咸潮期间通过河涌加入较高盐度河水,或采用加入船运海水,有条件的打井抽取地下水等方法,适当提高池塘养殖水体盐度。使用海水时,可先将池塘水排掉一部分,再加入海水,以减少海水的用量。使用地下水时,应注意地下水的氨氮及重金属含量,采取分阶段逐次添加或者先曝气处理再行加入的方法,分解有毒物质。使池塘水体盐度保持5‰以上,对水霉病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②养殖前做好清塘消毒工作, 消灭病原生物。除去池底过多淤泥,并用200 ㎎ /L 生石灰或20 ㎎ /L 漂白粉消毒。  
  ③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鱼体抵抗力,平时注意消毒,在捕捞、运输等操作过程中尽量避免鱼体受伤,注意合理放养密度,尽量避免在水温15℃以下的条件下处理养殖鱼类,以免鱼体冻伤或擦伤。 
  ④在苗种下塘前,1m3 水体用硫醚沙星0.5~1g,药浴3 分钟,进行预防和治疗。成鱼养殖阶段,1m3 水体用硫醚沙星0.15~0.37g,化水全池泼洒。 
  ⑤可选择苦参地肤子散或五倍子末等全池泼洒或浸泡,用量参考产品说明书。如果有寄生虫感染,用青蒿末拌料投喂或全池泼洒。(http://www.fishfirst.cn/article-23618-1.html


作者: vanadis    时间: 2016-12-22 16:01
水霉不好搞啊,真菌性的东西,无处不在。还是降低密度吧。
作者: 御城雪    时间: 2017-1-4 11:31
这个时候,正是南方水霉病高发的时候,有这样一张技术综合帖子,太实用了
作者: 南国之南    时间: 2017-1-11 21:37
越冬期间的问题很多是需要在入冬前解决的
作者: 一片云    时间: 2017-1-12 11:39
南国之南 发表于 2017-1-11 21:37
越冬期间的问题很多是需要在入冬前解决的

闯哥, 欢迎多多提建议和补充
作者: fjshenhq    时间: 2017-5-22 17:50
谢谢分享!!!




欢迎光临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http://fishfirst.cn/)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