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潮遇上副高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在寒潮酝酿大举南下之时,夏天势力--副热带高压也在筹划一次罕见的西伸北抬。未来三天,它的核心将跳到上海附近,中心位势高度超过5940位势米--即使是今年盛夏,这样的副高位置、副高强度也属少见。 10月7-9日副高西伸北抬示意图,红色区域代表副高 9月中旬以来,副热带高压一直处于异常的极度亢奋中,正因为此,福建、浙江连破9月、10月高温纪录。这次大规模西伸北抬,是半个多月来副高异常的继续。因此,寒潮南下将遇到强力阻挡,寒潮他妈--西风槽将和副高展开持久战,冷空气将被迫一小股一小股的南下,全国大部的降温速度慢了,除了西北外可能都达不到寒潮标准,但影响时间将会大大拉长,称之为下半年迄今最强最长冷空气,当之无愧。这次冷空气后,秋天将跨过长江,而广东的温度湿度也会下降很多,转为正常的夏天。 在副热带高压阻挡下,冷空气南下速度变慢,影响持续到13号及以后。图为ECWMF10月7-13日500百帕形势动图,台湾气象爱好者制作 两台风胚胎连续生成 与此同时,北抬的副高让出了台风老巢--热带洋面,因此沉寂了近一个月的台风活动将再度加强。目前已经有了迹象:一个东风波正在通过海南以南海面,给海南、雷州半岛带去暴雨,局部大暴雨;西北太平洋上已经连续生成了两个台风胚胎:菲律宾以东的95w、96w。 最新(10月7日02时)的监测分析显示,热带扰动95W中心位于东经129.0°,北纬13.8°,中心附近最大风速15kt(约8米/秒);热带扰动96W中心位于东经155.1°,北纬5.8°,中心附近最大风速也是15kt(约8米/秒)。 ▲95W动态云图(时间段:10月6日23时00分至10月7日06时00分) ▲96W动态云图(时间段:10月6日23时00分至10月7日06时00分) 自九月中旬1718号超强台风“泰利”和1719号强台风“杜苏芮”后,虽然之后在菲律宾东部和我国南海海域出现过几个热带扰动和一个热带低压,但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海域已近30天没有编号台风生成(“泰利”于9月9日生成,“杜苏芮”于9月11日生成)。 然而近30天的台风空窗期即将被打破,从最新的集合预报资料计算得到的台风生成概率看,未来几天天内,菲律宾东部海域有大概率会有台风生成。 ▲NCEP集合预报10月6日20时预测的西北太平洋及我国南海海域未来2天内加强为台风的概率。 ▲NCEP-GFS全球模式预测的未来几天我国南海及西北太平洋海域850百帕涡度、等高线和风场 ▲葵花-8号卫星10月7日07时20分监测到的热带扰动95W和96W。 不确定性 1、一个还是多个台风的问题:目前的两个热带扰动,95W即将在这两天穿过菲律宾进入我国南海,它能否在南海加强为台风尚有待监测;96W在菲律宾东部加强为台风的可能性很大;而96W东侧仍有热带云团发展,未来并不能排除有台风生成的可能。 2、路径问题:未来几天副热带高压将先北抬随后逐渐南落,预计未来生成的台风(们)将沿着副高南侧边缘向偏西方向移动,而它(们)未来将大概率穿过菲律宾进入我国南海,华南或将成为它(们)主要的影响地带,但具体影响哪里仍不能确定,但请华南的朋友要提前注意。 3、强度问题:从NCEP-GFS预测的结果看由96W加强来的台风强度很强,但ECMWF预报的强度相对要小许多。数值预报模式的预报结果往往会低估台风的强度,作为典型的秋台风,我们不能小觑它(们)的强度。 不断南下的冷空气+强盛的副高+活跃的台风胚胎结合,将给我国带来“底层初秋+中层盛夏”的异常环流。 (1)受强盛副高控制,南方大部将经历毒辣阳光和气温大幅回升,其中江西、安徽、福建、广东很可能再次出现35度以上高温天气。 (2)因为东南风直吹,江浙沪高温稍弱,但空气更加透明,阳光最为毒辣。因此在10号以前,南方都需要注意防晒,部分地区甚至要防暑。 (3)因为副高异常偏北,所以副高北侧的雨带也跟着异常偏北,8-9号,华北平原尤其是京津冀将受到一般年份盛夏才有的“主雨带”影响,出现10月罕见的大范围大雨,部分地区将打破10月雨量纪录。不过与盛夏相比,这个雨里掺进了底层冷空气,凄风冷雨之感将特别明显,雨中气温骤降,容易感冒。 (4)与东部地区相反,在副高边缘的西北东部和陕南、川北成了寒潮侵袭的重点区域,这里的降温、降水会比新疆更大。尤其是青海、甘肃、宁夏、内蒙西部,这里可能会出现大量级降雪,在这里旅游的朋友应该尽早做好准备。 (5)在顽固的副热带高压引导下,菲律宾以东的台风胚胎将持续西移,其中有可能会出现新台风。虽然现在已经是10月,但海南、广西、广东、台湾和闽南的台风登陆季还没有结束,这里应该提前做好防台准备,尤其是海南和粤西,需要防范台风+冷空气引发的暴雨。 因此,即将生成的台风的路径、强度和影响区域都存在着巨大的不确定性,目前广大养殖户要做的是加强监测、及时关注。 【关键字】:冷空气 台风 水产养殖 |
重点推荐 |
|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