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养虾尾水竟是蛏子的营养液,池塘循环水也可养殖海水鱼,海水养殖将进入集约化时代?

2017-8-2 19:17|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140072| 评论: 0|来自: 宁波日报

摘要: 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作为海洋大市的宁波,这几年来,海水产养殖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而在“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水环境保护的标准也不断提高。随着进入养殖塘的“虾兵蟹将”越来越多,集约化、工厂化养殖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俗话说,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作为海洋大市的宁波,这几年来,海水产养殖产业的比重不断增大。而在“五水共治”的大背景下,水环境保护的标准也不断提高。随着进入养殖塘的“虾兵蟹将”越来越多,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模式的日益壮大,排放的养殖尾水对水环境的污染问题,成为当下治水的一个焦点。
  
  市海洋与渔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根据浙江省现代渔业发展规划,水产养殖要朝着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生态高效的可持续方向发展。近年来,宁波市把渔业养殖转型升级与治水紧密联系起来,部分养殖企业与渔业科技部门通力合作,探索新的环境友好型、低碳养殖路径。
  
  养殖尾水的污染程度到底几何?如何用科技手段来化解?实现“环保养鱼”的难点在哪里?带着这些疑问,上周,记者走进宁海、象山等几个重点养殖区进行采访,感受养殖企业为保护水环境所做的巨大付出。
  

  “蓝尚”公司研发的集成处理系统
  
  多级转化养殖尾水变废为肥
  
  南美白对虾,市民俗称为“长毛虾”,是宁波市海水养殖的当家品种之一。在鄞州瞻岐镇的宁波椿霖水产养殖场里,正在发生不可思议的一幕:养虾产生的尾水,经科技“魔法”转换,成了养殖蛏子的“营养液”。
  
  “椿霖”养殖场总经理鲍洪福说,早在3年前,场里就琢磨养殖尾水的净化问题,“像以前这样直接排放,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在宁波大学等科研单位专家的支持下,去年上半年,鄞州区农林局和瞻歧镇政府在“椿霖”养殖场启动了集约化养殖尾水处理项目,场里投资近40万元进行基础建设。记者在现场看到,虾塘产生的尾水先用泵抽到一个大水泥池中,经自然沉淀后,再分级流入两个土塘。鲍洪福说,这两个土塘作用各不相同,第一级是曝气增氧池,第二级是生物处理池,里面放置了特别培育的藻类,有很强的水质净化能力。经过两级处理后,原本黑色的尾水已变成了淡绿色,再流入蛏子放养池,作为养蛏的肥水,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处理系统。记者看到,池子里小拇指大的蛏子上上下下快活地游动,快活地生长。据悉,养殖半年左右便可达到上市标准。
  
  鲍总说,因为虾塘面积硕大,尾水排放出来时水势很猛,第一道沉淀池必须建得很牢固,还要足够深,把水势卸下来。去年下半年,养殖场的尾水处理系统投入使用,处理4个对虾养殖池的尾水。经过一个养殖周期的试验,经检测,水体中的亚硝酸盐、活性磷酸盐、悬浮物三个指标减少85%,硝酸盐减少74%,COD减少46%成效明显
  
  去年底,“椿霖”养殖场的集约化养殖尾水处理项目通过了市海洋与渔业局和鄞州区农林局组织有关专家的阶段性现场验收。鲍洪福说,放养池里不仅投放了蛏苗,还有鲻鱼,依靠净化后的尾水当养料,今年上半年收获了近3000公斤蛏子。下半年,打算再挖一个放养池,争取蛏子产量达到1.5万公斤,“让技术改造不仅带来环境效益,还有生产效益。”
  
  上周,记者来到西沪港畔的象山蓝尚海洋科技有限公司,这里实施的“海水池塘小型化多功能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也是采取了多层级尾水处理技术。与“椿霖”所不同的是,该公司利用一个占地5亩的集中处理池,成功实现了46亩虾塘养殖尾水的污染处理。
  
  处理池由外到里隔出几个长条形的区域,虾塘养殖尾水经过多级沉淀、固液分离,收集到的饵料残渣、虾粪便等经自然蒸干或发酵,可制成活性有机肥;固液分离后的富营养化尾水,用蛏子等贝类来净化,在利用生物包吸附的微生物对水体中的氨氮等进行转化,最后用种植的大米草,吸收水体中的无机物。
  
  经过如此复杂的转化,最终排放入海的养殖尾水变为淡黄色的微浊液体。最新的检测数据表明,已达到《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尹祥华自豪地说,该项目属于国家星火计划项目,其中衍生出来的养殖尾水处理系统技术,已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跑道”养鱼攻坚池塘“零排放”
  
  像“椿霖”“蓝尚”这样的多层级尾水处理技术,效果是不错,但科技人员说,它们都需要另建一个或多个处理池,占地大这个缺陷很难避免。
  
  能不能在一个池塘里,把养殖和水质处理全搞定?今年,宁波市渔业科技部门新引入一项被叫作“跑道”养鱼的技术,探索攻克海水养殖“零排放”这一难题。
  

  “跑道”养鱼装置
  
  上周四,记者在宁海大佳何镇的试验基地看到了这套“跑道”养鱼装置系统。当天,恰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的施慧雄副院长带领学生来给鱼治病,他介绍说,“跑道”养鱼正式名称为池塘循环水养殖技术,是美国大豆协会近年来引进到国内的,用在苏州、杭州等地的淡水鱼养殖上,十分成功。目前,宁波市在宁海、象山两地设了四个点,试验用该技术养殖海水鱼,“成功的话,将对全国的海水鱼养殖贡献巨大!”
  
  “跑道”养鱼,在30亩大小的养殖塘里,划出1亩不到的区域内设置3条“跑道”,每条“跑道”长25米,宽5米,里面放养鱼儿。“跑道”的一头用气提式推水增氧设备,将富含溶氧的水流不停地推入养殖槽内,同时将鱼儿的排泄物、饵料残渣推集至“跑道”另一头的污物收集区沉淀。沉淀的污物通过自动吸污设施,进入沉淀池沉淀脱水处理,上层的清液再经过曝气处理,加速氨氮挥发,后流入以贝类养殖为主的养殖塘,从而实现循环微流水养鱼。
  

  跑道养鱼示意图
  
  施慧雄说,“跑道”养鱼是一种新的高密度小循环养殖技术,其最大特点是实现水体“零排放”,彻底解决水产养殖面源污染问题。大佳何这个试验基地是今年5月中旬建好投入使用的,镇里投资了近70万元,全力配合科研部门攻关。3条“跑道”里投放了4000尾黄鱼、26000尾日本黄姑鱼和8000条鲻鱼,并采取自动化装置投喂饵料。
  
  但“跑道”养鱼,从淡水鱼转为海水鱼,绝非易事,还有很多技术难关要攻克。从上月底开始,大佳何“试验基地”中所养的大黄鱼就死了不少,而且因为天太热,鱼儿的“胃口”也减退了。“养殖池的水温,这几天我们测得的最高数值超过了35摄氏度。大黄鱼究竟是被‘热死’的,还是别的原因导致死亡?需要进一步研究”,施慧雄说,此外,高盐度海水对装置的耐用性也是个严峻考验。只有在试验过程中,尽可能多地发现问题,找到有效解决方案,才能让这项技术放心地推广开去。
  
  治理水产养殖尾水路该怎么走?
  
  据多年来宁波市海洋环境监测数据表明,造成海洋污染的主要是陆源污染和海上污染两大因素,其中陆源污染占到了8成,主要是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排放。
  
  市海洋与渔业局有关人士说,从养殖规模看,宁波的海水养殖占大头,总面积约70万亩。其中,很大一部分是贝类、藻菜养殖以及鱼虾贝等生态混养模式。像梭子蟹、青蟹等品种,基本上是露天池养殖,平均每亩产量才几十公斤,密度非常低,再加上虾贝等混养,其产生的养殖尾水,远远达不到污染的程度。施慧雄说,以前养梭子蟹大黄鱼、鲈鱼等,喂食四五斤鲜活饲料才能长一斤肉,现在使用配方饲料,长肉速度提高了一倍多,技术的进步,(让鱼虾)“吃得少,长得快,相应的排泄物也少了,大大减轻了养殖污染。”
  
  放眼全国的沿海重点养殖区,目前,海水养殖尾水治理技术还处于试验探索阶段。据相关专家说,同样用生物技术净化水质,淡水养殖可以用到多种水生植物以及螺蛳、河蚌等贝类,还有一些淡水鱼也能用,但在海水养殖上,能用的品种就太少了,选择面很窄。此外,不同的养殖品种,要采取不同的模式,眼下很多技术还不成熟,也缺乏一个统一标准。
  

  水质检测
  
  另一个制约因素是大多数水产养殖还是属于低、小、散型的,规模化程度低、要实现环境友好型养殖,还需不断加大投入、加强各项综合治理力度。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尽管水产养殖自身污染所占比重比较低,但渔业主管部门一直重视水产养殖排放水治理工作,将现代水产养殖模式推广与治水携手并进,以降低渔业对水环境的负面影响。为满足水源地保护与促进经济发展等需要,这几年宁波市海水养殖面积2016年海水养殖面积比2013年减少了3151公顷。为减少养殖对环境的影响,实施了池塘标准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并发展多层级生态养殖模式,全市21.5万亩海水池塘中80%推广了“蟹-虾-贝”立体综合养殖模式,海水池塘养殖中95%以上采用生态混养模式,在沿海推广围网大黄鱼生态养殖等;积极发展以紫菜、海带等为主大型海藻的碳汇渔业,以及推进配合饲料替代冰鲜或冰冻小鱼虾试点推广工作任务。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