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内陆循环水养虾,大有可为!

2024-6-12 11:21| 发布者: 渔歌子| 查看: 5990| 评论: 0|原作者: 水产前沿 汤颖琳|来自: 水产前沿

摘要: 近年,国内循环水养殖“热潮”不减,不管是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沿海地区还是缺乏鲜活海产品的内陆地区。这股“热潮”背后的原因有许多。
  水产前沿网报道,近年,国内循环水养殖“热潮”不减,不管是拥有丰富水资源的沿海地区还是缺乏鲜活海产品的内陆地区。这股“热潮”背后的原因有许多,海产品供给严重不平衡,受极端天气影响,对虾病害频发,尾水处理等环保问题愈发严峻,养殖技术、模式亟需升级,高效的模式和技术更受行业青睐。为了了解目前内陆循环水养虾的实况,水产前沿采访了上海海洋大学教授罗国芝。

  水产前沿:罗老师您好,近年来内陆循环水养虾热度越来越高,新疆、重庆等内陆地区成功养虾并销往市场,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内陆循环水的养虾规模。

  罗国芝:目前内陆循环水养虾的规模相对来说比较小,但逐渐扩大。据报道,新疆、重庆等内陆地区已成功养出商品规格的南美白对虾并销往市场,因缺乏实际产量的官方数据,无法准确评估具体的市场供应情况。可以肯定的是,这种养殖方式正在逐渐受到关注和认可,并且有极大的潜力成为未来水产养殖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循环水养殖技术通过养殖水的重复利用、温控、光控及使用人工海水等手段,可以突破地域、季节、天气等因素限制生产水产品,是近20年来国际上普遍关注的养殖技术之一,已经被成功地应用于三文鱼、黄尾鰤等多种高价值鱼类的商业化生产。对虾由于生长周期短、价格高等原因,是循环水养殖适宜的养殖品种之一。

  目前我国鲜活对虾的供应主要局限于沿海地区,冷链物流运输技术的加持使内陆人民可以越来越方便地吃到鲜活的海水虾。但因为运输成本及市场供需关系等原因,内陆虾价普遍比沿海地区高,这使得越来越多的资本开始关注内陆的鲜活虾尤其是海水养殖品种的供应。

  水产前沿:就您了解而言,目前内陆循环水养虾最大的技术瓶颈在哪?

  罗国芝:影响循环水养虾达产和稳产的因素有很多,大多数是共性问题。就内陆循环水养虾技术层面而言,维持对虾生长需求的适宜的离子平衡难度比较大。对虾需要大概23种矿物质,主要的矿物质包括钙、镁、钾、磷和氯化钠,还有一些次要的矿物质包括铁、锰、铜、锌、碘、钴、铯、镍、硒、氟、钼、锡、铬、锶、钒和硅等。养殖过程中不仅要保证这些物质的绝对量,它们之间的比值对于虾的健康可能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尤其是钙、镁、钠、钾、磷这几种主要的矿物质。

  内陆地区循环水养虾通常盐度不会太高,大多数情况下是人工海水,且养殖密度比较高,水的重复利用率也比较高,水里面一些物质会被积累或消耗,可能会影响矿物质的存在形态或含量,进而影响它们之间的比值。因此,和新鲜养殖水相比,内陆循环水养虾维持适宜的矿物质的比例的难度增加,而失衡的矿物质比例会有直接影响对虾的蜕壳,虾蜕壳又是影响对虾健康生长的重要环节。蜕壳不顺利,就会降低对虾的抗病能力,原本大多数疾病都是条件致病,对虾抵抗力降低,患病几率就会增加,成为制约内陆循环水养虾的技术瓶颈之一。

  循环水养殖技术可以通过固液分离、生物过滤技术将悬浮颗粒物、氨氮、亚硝酸氮等维持在养殖对象适宜的范围内,溶解氧、温度、pH和碱度等指标的控制方法也比较成熟。但是,现有的水处理和环境调控技术并不能精准到满足商业化规模养殖对虾的所有需求,尤其是在高密度养殖、养殖用水高重复利用率条件下的生产。正大食品执行副总裁Robins McIntosh也认为目前全球范围内商业规模的循环水养虾都属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大的空间可以做得更好。

  水产前沿:您认为内陆循环水养虾的优势有哪些?

  罗国芝:首先是循环水养殖技术本身的共性优势,比如产量高、可控、可常年生产、尾水可集中末端治理、虾品质可控等。就内陆循环水养虾而言,还具有市场优势,这也是近年来大家普遍关注内陆循环水养虾的主要原因之一。技术层面上,内陆循环水养虾车间通常分散,相对分散的养殖点和人工海水,降低了由于源水和环境带来的病原感染的风险。当然,政府的重视和支持也是优势之一。

  水产前沿:内陆循环水养虾的规模逐年增加,您认为这一发展走向对小棚虾的冲击大吗?

  罗国芝:循环水养虾和小棚虾的发展走向将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技术、市场、地域等。就现阶段而言,内陆循环水养虾的体量远低于小棚虾,谈不上明显的冲击。小棚虾养殖成本相对较低,配置规模灵活度高,沿海地区小棚虾养殖技术相对成熟,但内陆小棚虾养殖也是在起步阶段。我认为,从长远来看,循环水养殖的综合优势更加明显。养殖技术或者养殖模式本身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如果将来的某一个时间内陆循环水养虾对小棚虾产生了冲击,那就说明在当时的市场,循环水养殖更合适。

  水产前沿:从市场发展角度来看,您认为内陆循环水养虾下一步如何发展能更顺应市场走势?

  罗国芝: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来讨论。

  (1)市场定位要准确

  市场优势是内陆循环水养虾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之一。建议投资者准确评估活虾运输范围内的消费潜力和可接受的消费价格,选择稳定而适宜的消费渠道,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和声誉,持续提升消费者对产品的认知度和信任度。同时要积极关注市场需求变化,确定正确的利益点,要有能力根据市场反馈和趋势,调整经营和生产策略,保持市场竞争力。

  (2)提高管理技术

  循环水养殖系统是目前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商业化养殖模式。集约化程度越高,生产各环节间的联系就越密切,容错率也就越低,需要有科学而精准的管理体系,以降低生产风险。需要特别强调的是,循环水养殖技术并不能完全避免对虾疾病的发生,需要更全面更先进的技术去预防和解决这些问题。应尽可能实现机械化、自动化、数字化、流程化管理,建立完善的预警机制,并利用实时监控尽早发现问题,提前规避疾病发生的风险扩大。建议采用HACCP管理体系,可以提高管理效率和精准度。

  (3)提高达产和稳产率

  循环水养殖模式需要相对高的投入和维护成本,内陆循环水的成本可能会更高。如果不能实现稳产,就无法摊平管理、折旧等成本,使得总体生产成本增加。和循环水养鱼相比,循环水养虾的密度比较低,氨氮、溶解氧等水质指标的控制相对比较容易,水处理设备的配置也不需要像养鱼一样高,常规的水质指标维持难度不大。但由于对虾本身的特性,生产过程的稳定性相对比较困难。建议养殖户不必盲目追求高密度,首先要稳产,在具备稳产能力的前提下,再适当追求高产,更加稳妥。

  (4)以作业成本法开展养殖生产

  循环水养殖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涉及多个环节。投资者可通过作业成本法,更精细地管理和控制成本,提高效率。比如,在规划阶段就要有盈亏平衡分析,明确应该养出多大产量、多少成本的虾才能够盈利,在系统设计和建设时就要将生产计划和盈亏平衡充分考虑进去。一个科学的养殖系统是支撑生产顺利进行并实现盈利的基础。我认为循环水养殖技术发展到现在,应该是基于特定的养殖对象、目标产量、养殖成本甚至养殖工艺而定制的系统,这样才能做到精准,保证所有投入尽可能地变现。毕竟投资者要的不是钻头,而是那个钻出来的洞。

  第三届中国国际循环水养虾大会

  2024年9月,中国水产前沿展(CAE)、水产前沿将再次联动养虾业者,国内外力量,举办第三届中国国际循环水养虾大会。聚焦循环水养虾投资问题、工厂化模式升级、创新设备研发与运用等方向,助推国内循环水养虾发展。敬请关注!

  【关键字】:循环水养殖    水产养殖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手机端每日水产新闻
    水产行业在线交流
    水产图片新闻
    水产会讯
    水产价格行情
    水产行业招聘
    水产养殖池塘出租转让
    水产前沿杂志订阅
    河北渔业期刊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