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前沿网,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水产前沿网 | 网聚全球水产华人

 找回密码
 注册

深度剖析小龙虾五月瘟

2018-5-17 10:25| 发布者: 一片云| 查看: 61750| 评论: 0|原作者: 阳书念|来自: 武汉华扬水产事业部

摘要: 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较前几年发病情况明显提前了10天左右,每年的这个时候,刚好是成品虾大量上市的时候,然而也是养殖户最提心吊胆的一个月,当地的老虾农称之为“黑色五月”、“五月瘟”,走访发现目前已 ...
  中国水产频道报道,从近几年的统计数据来看,今年较前几年发病情况明显提前了10天左右,每年的这个时候,刚好是成品虾大量上市的时候,然而也是养殖户最提心吊胆的一个月,当地的老虾农称之为“黑色五月”、“五月瘟”,走访发现目前已经有不少的田里发现死虾,且一直持续死亡。
  
  新养殖户经常说:“小龙虾不是经常在臭水沟里面就能看到吗,有必要花这么多精力去防病吗?市面上很脏的小龙虾能吃吗?”
  
  其实小龙虾能够适应各种污染环境,得益于它良好的排毒减毒机制,所以它的体内污染物含量并不一定超标。小龙虾能把重金属转移到外壳,然后通过不断蜕皮把毒素转移出体内,这正是它可以耐受重金属污染的原因之一。目前研究显示,重金属大多集中在我们不爱吃的虾鳃、内脏和虾壳中,对于吃虾肉的我们来说,不存在安全隐患。
  


  小龙虾五月瘟病害的发展
  
  自2006年以来,全国的小龙虾各种形式的消费热度已经开始突显,小龙虾的养殖热潮逐渐推向一次又一次的新高度,养殖面积迅速增长,养殖密度也在不断加大,投饵量增多,人工养殖技术的参差不齐,水质环境变差,养殖中的多种病害也就日渐突出。小龙虾病毒病近十年来爆发流行于湖北、江浙、安徽等主产区域,是一种严重的传染性疾病。
  
  目前,各种病害对小龙虾的危害越来越严重,但是关于小龙虾疾病的研究比较少,并且进展很慢。现场的技术员以及技术推广人员、业务员也是仅凭一些长期的现场实战经验来推断如何进行病害防治,有效控制对策还是很有限的。
  
  很多情况下,小龙虾的病毒是潜伏感染的状态,即使小虾苗期间就能检测到白斑病毒病原的虾,养殖过程中注重管理照样能养殖成功,不会使寄主治病或死亡,甚至没有病变迹象。但是在捕捞、运输和温度等环境条件突然产生急剧变化时,使小龙虾产生应激性,爆发性死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在日常管理和处理中,一定要保证水环境的稳定性;各类池塘操作,不要过分影响小龙虾的正常活动,更不要刻意寻找各种疾病,一会儿是弧菌暴发,一会儿是红水、黑水,一会又是底质较差,还有的甚至不遗余力地给养殖户解剖小龙虾,刻意寻找小龙虾的肠炎(正常情况下龙虾都是一直进食的动物,所以胃和肠道里面一直有食物充盈)等。
  
  温度和很多病害都有关联,有些病害在不适合的温度下不可能发生,但是有些病害一到相应温度就很容易发生,白斑病毒病就是在温度上升过程中,水温达到20℃-30℃的时候高发。
  
  在整个养殖过程中,大多由原来清澈的水质变化为低透明度或者浑浊,透明度前期很高的塘口,水中自然生长的沉水植物死亡在水底腐败,引起的底坏、耗氧,或者栽种的伊乐草等植物出现爆塘、烂根、持续耗氧,作为一个技术员做相应诊断时,首先应该考虑水温、缺氧2个条件。
  


  小龙虾五月瘟处理思路
  
  改善养殖环境、生石灰和氯制剂消毒及内服抗生素,发现这种常规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许多新养殖户不明白,说该用的药我都用过了,该做的工作我都认真做到位了,为什么我的虾还会死呢?仔细一想其中自然有问题的答案。
  
  举个例子:在我们常规的人工养殖的草鱼来说,能有谁说自己从放苗到卖鱼的整个流程中一条鱼不死呢?小龙虾也是类似的道理,笔者理解为“五月瘟”,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症的一个死法,各种外界的刺激对小龙虾都有一定的刺激,一旦小龙虾出现问题就会开始闭口,在体质下降的前提下,给各种细菌入侵提供了机会,长期亚健康的虾在面对环境等其他因素的刺激下,就会出现忽然的死虾,且由于虾本身含有相当高的蛋白质,在死亡后的很短时间内就会腐败,一旦健康的虾吃入其中的病虾就会陷入一个恶性循环,这也是为什么治不好且一直持续的元凶。


  【关键字】: 深度剖析 小龙虾 五月瘟    水产养殖网
转载声明

1、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水产前沿网原创(独家)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

2、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3、如需转载本网非原创(独家)文章,同样建议注明该文章的出处和作者信息。

扫描二维码手机阅读

鸡蛋

雷人

酷毙

漂亮

鲜花

最新评论

重点推荐

讨论热点

    微博互动

    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水产前沿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水产前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水产前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15天内来电或来函与水产前沿网联系。联系方式:020-85595682。

    回顶部